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5:22:29  浏览:924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通知

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的通知

昆政办〔2008〕9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

  昆明市工商局制定的《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七日



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

昆明市工商管理局



  第一条 为加快全市商标战略的实施,促使企业更好地利用商标树立形象,增强我市注册商标的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对知名商标的培育和保护力度,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结合昆明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昆明市知名商标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享有较高声誉、为相关公众所知晓,并依据本办法予以认定的注册商标。

  第三条 设立“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知名商标认定委”)。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工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质监局、市经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在知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方面有培育、认定、保护、奖励等职责。“市知名商标认定委”下设“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知名商标认定办”)具体负责“市知名商标认定委”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

  第四条 昆明市知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自愿申请、特别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 申请认定昆明市知名商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商标所有人为本市依法设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户籍在昆的自然人;

  (二)申请认定的商标是依法核准的有效注册商标,商标权属关系明晰,无权属争议;

  (三)申请认定的商标,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连续依法使用;

  (四)申请认定的商标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五)申请认定的商标,其产品或者服务在本市的知名度、满意度较高,能较长时期保持稳定、社会声誉好;消费纠纷能及时得到圆满解决;

  (六)申请认定的商标,其商品质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在我市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七)商标所有人应具有商标专管机构或人员,并依法制定商标使用、管理及保护制度。

  第六条 申请认定昆明市知名商标,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填写《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申请表》;

  (二)申请人主体资格证明复印件;

  (三)有效《商标注册证》及其变更、续展、转让证明的复印件;

  (四)使用该商标的商品销售区域证明;

  (五)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证明;

  (六)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近二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年产量、销售额、利润、纳税额、市场占有率等);

  (七)商标所有人对该商标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和对商标知识产权保护记录的证明;

  (八)证明商标知名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对所提交的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七条 昆明市知名商标按以下程序进行认定:

  (一)申报。申请认定昆明市知名商标的商标所有人,根据本办法规定,向“市知名商标认定办”提出申请,并填报《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申请表》及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相关材料。

  (二)初步审定。“市知名商标认定办”对认定申请进行受理,并对申报材料按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条件认真审查,签署初审意见后,报送“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审定。

  (三)评审。“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对“市知名商标认定办”的初审意见进行审核后提出评审意见。

  (四)公示。对符合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条件的商标,由“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在市级媒体上进行公告。公告之日起30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异议。对不符合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条件的商标,书面通知申请人。

  (五)认定。初审公告期满无异议或者经裁定异议不成立的,经“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复核确认,通过认定,予以公告并颁发《昆明市知名商标证书》;经裁定异议成立的,不予认定。

  第八条 申请、评审和认定昆明市知名商标,除按规定收取评审、公告费外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条 昆明市知名商标享有和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一)昆明市知名商标所有人可在其产品的包装、装潢、服务场所、广告宣传、贸易活动中,使用“昆明市知名商标”字样、标志;

  (二)昆明市知名商标享有由昆明市工商局向省工商局推荐申报云南省著名商标的优先权;

  (三)对获得昆明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重点予以保护。

  (四)昆明市知名商标所有人不得超出商标注册核准范围使用该“知名商标”。

  (五)昆明市知名商标所有人依法转让该商标的,受让人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与昆明市知名商标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将与昆明市知名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图形以及其他组合形式作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或者字号使用。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昆明市知名商标的文字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地名的;

  (二)昆明市知名商标的文字为全国或者全省闻名的江、河、湖、海、山以及名胜等名称的;

  (三)昆明市知名商标的文字具有其它公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在商品包装或者容器、装潢、说明书、商品交易文书、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活动中,使用“昆明市知名商标”的字样。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在商品上使用与昆明市知名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

  第十四条 昆明市知名商标有效期为三年,自发证之日起计算。昆明市知名商标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商标所有人可以向“市知名商标认定办”提出重新认定申请。经“市知名商标认定委”审核符合本办法认定条件规定的,应予公告。逾期不申请的,不再享有昆明市知名商标资格。

  第十五条 “市知名商标认定委”成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在受理昆明市知名商标申请材料时,应认真做好登记、保管,严守商业和技术秘密,不得对申请材料进行评价。在评审认定工作过程中,要严守纪律,不得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违反上述要求的,由“市知名商标认定委”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过程中,“市知名商标认定委”成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与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申请人认为工作人员在知名商标认定工作中有利害关系的,可以提出回避申请。

  第十七条 经昆明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工作委员会认定的“昆明市知名商标”企业,由同级财政给予每件奖励人民币2万元。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劳动部 卫生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颁发《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2年3月9日,劳动部等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研究成果,业经鉴定评审通过,现予颁发试行。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致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是按照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为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由劳动部、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的。职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十级,其中一、
二、三、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八、九、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和开展劳动鉴定工作中按此标准试行,并注意总结经验。在对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鉴定时,可以
参照此标准办理。在试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们,以便修改,为形成国家标准提供依据。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总 则
一、本标准是为了适应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安全生产,和维护国家整体利益而制订的。
二、本标准适用于职工中经当地劳动部门证明属于工伤,或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职业病后,经医疗单位确定医疗终结时,需进行伤残医疗检查及劳动能力鉴定者。
三、本标准依据伤病者医疗终结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了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分级。
1.器官损伤 是工伤的直接的后果,但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
2.功能障碍 工伤后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器官缺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职业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医疗终结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评残对象逐个确定。本标准在附录A、C、E、G、I中对一些伤残类别的定义以及所造成
功能障碍的分级判定基准,作了交代和说明。
3.医疗依赖 指伤、病致残后,于医疗终结时仍然不能脱离治疗者。
4.护理依赖 指伤、病致残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护理者。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
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
a.完全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均需护理者。
b.大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三项需要护理者。
c.部分护理依赖 指上述五项中一项需要护理者。
5.心理障碍 一些特殊残情,在器官缺损或功能障碍的基础上虽不造成医疗依赖,但却导致心理障碍或减损伤残者的生活质量,在评定残情时,应适当考虑这些后果。
四、依据上述原则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造成失能的情况分为十级,列于甲表。
由于伤残类型复杂,有的类型分级可以由最重(一级)到最轻(十级)覆盖十级,有的类型可以不足十级,或者空级。对本标准未列载的个别伤残情况,可根据上述原则,参照本标准中相应等级进行评定。
五、本标准根据不同系统和器官致残类别分为五个部分制订,每个部分均包含有标准正文(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补充件(分级依据或判定基准)及参考件(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如乙表所示。为便于使用,后附分级系列。
由职业因素所致内科以外的,且属于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的病伤,于医疗终结时其致残等级皆根据表1~4部分中相应的残情进行鉴定,其中因职业肿瘤手术所致的残情参照主要受损器官的相应条目进行评定。
六、在使用本标准时,应严格遵循补充件中各类伤残的分级依据或判定基准,依照参考件中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根据伤残的具体情况,掌握本标准的分级,进行工伤及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七、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多项等级相同,晋升一级。
八、如受工伤损害的器官原有伤残和疾病史,其致残等级的评定,以医疗终结时本次实际的致残结局为依据。
甲表: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分级表
------------------------------------------------------------------------------------------------------------
级别 | 级 别 划 分 依 据
--------|--------------------------------------------------------------------------------------------------
一级 |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它器官不能代偿,需特殊医疗依赖及完全护理依赖方可维持生命及基本生活者。
--------|--------------------------------------------------------------------------------------------------
二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和大部护理依赖者。
--------|--------------------------------------------------------------------------------------------------
三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病需特殊医疗依赖和部护理依赖者。
--------|--------------------------------------------------------------------------------------------------
四级 |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
五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六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七级 |器官大部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需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八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九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十级 |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
------------------------------------------------------------------------------------------------------------
乙表:本标准内容
----------------------------------------------------------------------------------------------------
标 准 正 文 | 补充件 | 参考件
----------------------------------------------------------------|----------|----------------------
表1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 | 附录A | 附录B
表2 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部分 | 附录C | 附录D
表3 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部分 | 附录E | 附录F
表4 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生殖科部分 | 附录G | 附录H
表5 职业病内科 | 附录I | 附录J
----------------------------------------------------------------------------------------------------
表1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
--------------------------------------------------------------------------
伤残类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 | | | |
智能减退 | 极重度 | | 重度 | | 中度 |
| | | | | |
------------|----------|----------|----------|----------|----------|
| |精神病症 |精神病症 |精神病症 | |
| |状致使缺 |状表现为 |状致使缺 | |
精神病症状 | |乏生活自 |危险或冲 |乏社交能 | |
| |理能力者 |动行为者 |力者 | |
------------|----------|----------|----------|----------|----------|
癫痫 | | | 重 度 | | |
------------|----------|----------|----------|----------|----------|
运动障碍 | | | | | |
1.肢体瘫 |四肢瘫肌 |三肢瘫肌 |1.截瘫肌|1.单肢瘫|1.四肢瘫|
(脑,脊髓及|力3级或 |力3级或 |力3级 |肌力2级 |肌力4级 |
神经损伤) |三肢瘫肌 |截偏瘫肌 |2.偏瘫肌|2.双足全|2.单肢瘫|
|力2级 |力2级 |力3级, |肌瘫肌力 |肌力3级 |
| | |或双手全 |2级 |3.双手部|
| | |肌瘫肌力 |3.双手肌|分肌瘫肌 |
| | |3级 |瘫肌力3 |力2级 |
| | | |级 |4.利手全|
| | | | |肌瘫肌力 |
| | | | |2级 |
| | | | |5.双足全|
| | | | |肌瘫肌力 |
| | | | |3级 |
| | | | | |
| | | | | |
2.非肢体瘫| 重 度 | | | 中 度 | |
的运动障碍 | | | | | |
------------|----------|----------|----------|----------|----------|
神经心理学 | | | | | |
障碍 | | | | | |
1.失语 | | |完全感觉 | | |
2.失用、失| | |性或混合 | |完全运动 |
写、失读、失| | |性失语 | |性失语 |
认等 | | | | | |
------------|----------|----------|----------|----------|----------|
颅骨缺损 | | | | | |
| | | | | |
------------|----------|----------|----------|----------|----------|
脑叶切除术 | | | | | |
后或颅内异 | | | | | |
物 | | | | | |
------------|----------|----------|----------|----------|----------|
脑脊液瘘 | | | | | |
--------------------------------------------------------------------------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 | 边缘 |
| 轻度 | | |
| | | 智能 |
----------|----------|----------|----------|--------------
精神病症 | | | |
状影响职 | | | |
业劳动能 | |人格改变 | |
力者 | | | |
----------|----------|----------|----------|--------------
中 度 | | 轻 度 | |
----------|----------|----------|----------|--------------
1.三肢瘫| | | |
肌力4级 |1.截瘫或|1.单肢瘫| |
2.双手部|偏瘫肌力 |或单手全 | |
分肌瘫肌 |4级 |肌瘫肌力 | |
力3级 |2.双手全|4级 | |
3.非利手|肌瘫肌力 |2.双手部| |
全肌瘫肌 |4级 |分肌瘫肌 | |
力2级 |3.单手部|力4级 | |
4.利手全|分肌瘫肌 |3.双足全| |
肌瘫肌力 |力3级 |肌瘫肌力 | |
3级 |4.双足部|4级 | |
5.双足部|分肌瘫肌 |4.单足部| |
分肌瘫肌 |力3级 |分肌瘫肌 | |
力2级 |5.单足全|力3级 | |
6.单足全|肌瘫肌力 | | |
肌瘫肌力 |3级 | | |
2级 |轻度 | | |
| | | |
----------|----------|----------|----------|--------------
| | | |
| | | |
|不完全失 | | |
|语 | |不完 |
|完全性 | |全性 |
| | | |
----------|----------|----------|----------|--------------
| | | |无功能
| | | |障碍
----------|----------|----------|----------|--------------
| | | |
| | | 无功能 |
| | | 障碍 |
----------|----------|----------|----------|--------------
不能修补 | | | |
--------------------------------------------------------------

附录A: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工伤致残分级判定基准(补充件)
A1 智能减退
A1.1 智能减退的表现
a.智能缺损,IQ低于70,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学习、工作或日常生活,并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b.有短程记忆缺损的证据,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常有遗忘;
c.至少有下述症状之一:
(1)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减退,如难以解释成语、谚语。掌握词汇量减少,不能理解抽象意义的词汇;难以概括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2)判断能力明显减退,对于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3)高级皮层功能的其它障碍:如失语、失用、失认、计算及构图困难等;
(4)人格改变,与病前人格明显不同。
d.不仅见于意识障碍期;
e.病程至少四个月。
A1.2 智能减退分级
a.极重度智能减退
(1)IQ低于20;
(2)语言功能缺失;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重度智能减退
(1)IQ20~34;
(2)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3)生活不能自理。
c.中度智能减退
(1)IQ35~49;
(2)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对周围环境辨别能力差,只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往;
(3)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劳动。
d.轻度智能减退
(1)IQ50~69;
(2)无明显语言障碍;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比较恰当地与人交往;
(3)生活能自理,能做一般非技术性工作。
e.边缘智能
(1)IQ70~84;
(2)抽象思维能力或思维的广度、深度、机敏性显示不良;
(3)不能完成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
A2精神病症状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突出的妄想;
b.持久或反复出现的幻觉;
c.病理性思维联想障碍;
d.紧张综合症,包括紧张性运动兴奋与紧张性木僵;
e.情感障碍显著,且妨碍社会功能(包括生活自理功能、社交功能及职业和角色功能)。
A3意识障碍
是急性器质性脑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在医疗终结时只有持续性植物状态、去皮层状态、闭锁综合症、动作不能性缄默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才会长期存在,久治不愈,遇到这类意识障碍,因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一切需别人照料,应列为I级。
A4人格改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明显的一贯性和恒定性,代表了一个人的贯行为倾向和恒定的反应方式,是一个人的惯常行为模式。一般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心理属性,通常认为年满18岁始达成熟,它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合金”。幼年早期,
特别是6岁以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环境和教育对其有较大的影响,但既经成熟定型,则具较顽强的稳定性,往往保持终生而不易改变。人格特征总是影响着一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具体事物的反应,决定一个人特有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也包括对其自身的认识和态度。
个体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素质或后天环境因素所造成的人格异常,称为人格障碍;由于工伤或职业中毒因素影响大脑所造成的器质性人格异常,称为人格改变。
器质性人格改变,以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显著而持久的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a.情绪不稳,如心境由正常突然转变为抑郁,或焦虑,或易激惹;
b.反复的暴怒发作或攻击行为,与诱发因素显然不相称;
c.社会责任感减退,工作不负责任,与人交往而无信;情感冷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应有的关心,对人也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d.本能亢进,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伦理道德观念明显受损,缺乏自尊心和羞耻感;自我中心,易于冲动,行为不顾后果;
e.社会适应功能明显受损。
A5癫痫诊断和频度分级标准
A5.1癫痫的诊断:要有工伤或职业病的确切病史,有医师或其他目击者叙述或证明,脑电图显示异常,根据癫痫发作频度、用药控制情况划分轻、中、重三度。
A5.2癫闲的频度分级
a.轻度
需系统服药治疗方能控制的各种类型癫痫发作者。
b.中度
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经系统服药治疗两年后,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1次或1次以下,小发作和其它类型发作平均每周1次以下。
c.重度
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经系统服药治疗两年后,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1次以上,小发作和其它类型发作平均每周1次以上者。
A6运动障碍
A6.1 肢体瘫 以肌力作为分级标准。为判断肢体瘫痪程度,根据英国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划分为0~5级。
0级 肌肉完全瘫痪,毫无收缩。
1级 可看到或触及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 肌肉在不受重力影响下,可进行运动,即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高。
3级 在和地心引力相反的方向中尚能完成其动作,但不能对抗外加的阻力。
4级 能对抗一定的阻力,但较正常人为低。
5级 正常肌力。
A6.2 非肢体瘫的运动障碍 包括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或震颤等。根据其对生活自理的影响程度划分为轻、中、重三度。
a.重度运动障碍 不能自行进食,大小便、洗漱、翻身和穿衣,须由他人护理。
b.中度运动障碍 上述动作困难,但在他人帮助下可以完成。
c.轻度运动障碍 完成上述运动虽有一些困难,但基本可以自理。
A7 神经心理学障碍
指局灶性皮层功能障碍,内容包括失语、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前三者即在没有精神障碍、感觉缺失和肌肉瘫痪的条件下,患者失去用言语或文字去理解或表达思想的能力(失语),或失去按意图利用物体来完成有意义的动作的能力(失用),或失去书写文字的能力(失写)。
失读指患者看见文字符号的形象,读不出字音,不了解意义,就像文盲一样。失认指某一种特殊感觉的认知障碍,如视觉失认就是失读。临床上以失语为最常见,其它较少单独出现。

附录B:正确使用标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科部分)的说明(参考件)
B1 本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因工伤或职业病致残、留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于医疗终结时需鉴定致残程度者。
B2 本标准有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伤残类别诊断及分级基准均参见附录A。
B3 反复发作性的意识障碍,作为伤残的症状表现,多为癫痫的一组症状或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故不单独评定其致残等级。
B4 年龄未满18岁者不诊断人格异常或人格改变。
B5 精神分裂症及躁郁症均为内源性精神病,发病主要决定于病人自身的生物学素质。在工伤或职业病过程中伴发的内源性精神病不应与工伤或职业病直接所致的精神病相混淆。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不属于工伤或职业病性精神病。
B6 鉴于手、足部肌肉由多条神经支配,可出现完全瘫,亦可表现不完全瘫,利手及非利手致残后对于手功能影响也有区别。所以在评定手、足瘫致残程度时,应区分完全性瘫与不完全性瘫,利手与非利手,再根据附录A6.1肌力分级标准,对肢体瘫痪致残程度详细分级。
B7 神经系统多部位损伤或合并有其他器官的伤残时,其致残程度的鉴定依照本标准总则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B8 有关脑神经障碍参见眼、耳鼻喉、口腔科(表3)。
B9 颅骨缺损、脑叶缺失(外伤或术后)或颅内异物,如出现功能障碍,参照有关功能障碍评级。
B10 有关大小便障碍参见普外科(表4)。
B11 感觉障碍一般都与运动障碍伴随出现,可参考运动障碍定级。
B12 由于外伤或职业中毒引起的前庭性功能障碍,参见耳鼻喉科(表3)。
B13 外伤或职业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如出现肌萎缩者,可按肌力予以定级。
表2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部分)
--------------------------------------------------------------------
伤残类别| 一 | 二 | 三 |
--------|----------------|------------------|------------------|
|1.面部重度毁容| |面部重度毁容 |
|同时伴有表2中 | | |
|二级伤残之一者 | | |
|2.全身重度瘢痕| | |
头面部毁|形成,脊柱及四肢| | |
容 |大关节部分功能 | | |
|丧失 | | |
| | | |
| | | |
--------|----------------|------------------|------------------|
| | | |
| | | |
脊柱损伤| | | |
| | | |
| | | |
--------|----------------|------------------|------------------|
|双肘关节以上截 |双侧腕部截肢或 |1.一手截肢,另一|
|肢或功能完全丧 |双手功能完全丧 |手拇指缺失 |
|失 |失 |2.双手拇、食指缺|
| | |失或功能完全丧 |
| | |失 |
| | |3.一侧肘上截肢 |
| | |(利侧) |
上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双下肢高位截 |1.双髋、双膝关节|
| |肢 |中,有一个关节缺 |
| |2.双下肢瘢痕畸 |失或无功能及另 |
| |形,功能完全丧失 |一关节功能不全 |
| |3.双膝双踝僵直 |者 |
| |于非功能位 |2.一侧髋、膝关节|
| |4.双膝上截肢,不|畸形,功能完全丧 |
| |能装假肢 |失 |
下肢 | |5.双膝、踝关节功| |
| |能完全丧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双下肢高位截|同侧上、下肢瘢痕 |1.非同侧腕上、踝|
|肢及一上肢高位 |畸形,功能完全丧 |上截肢 |
|截肢 |失 |2.非同侧上、下肢|
上肢及下|2.双下肢及一上| |瘢痕畸形,功能完 |
肢 |肢瘢痕畸形,功能| |全丧失 |
|丧失 | | |
|3.同侧上下肢高| | |
|位截肢 | | |
--------------------------------------------------------------------
--------------------------------------------------------------
四 | 五 | 六
------------------|------------------|----------------------
面部中度毁容,全 |1.面部轻度毁容 |1.鼻缺损<1/3>
身瘢痕面积80% |或全身瘢痕面积 |1/5
以上 |70~80% |2.面部重度异物
|2.鼻缺损1/3以|色素沉着或脱失
|上 |3.全颜面植皮术
| |后或全身瘢痕面
| |积60~70%
| |4.撕脱伤后头皮
| |眉毛完全缺损者
------------------|------------------|----------------------
|脊柱骨折后遗30°|脊柱骨折后遗小
|以上侧弯或后凸 |于30°畸形伴根性
|畸形,伴剧烈腰 |神经痛(EMG不
|痛,或有椎管狭窄 |正常)
|者 |
------------------|------------------|----------------------
1.双拇指完全缺 |1.利手腕部截肢 |1.一拇指完全截
失或无功能 |2.利手功能完全 |指,另一手非拇指
2.一手截肢,另一|丧失 |二指缺失
手部分功能丧失 |3.肩、肘、腕关节|2.一拇指功能完
3.利手功能完全 |之一功能完全丧 |全丧失,另一手除
丧失,另一手部分 |失 |拇指外有二指功
功能丧失 |4.一手拇指缺失,|能完全丧失
4.一侧肘上截肢 |另一手除拇指外 |3.一手二指(含拇
(非利侧) |三指缺失 |指)缺失
|5.利手拇指无功 |4.一手部分功能
|能,另一手除拇指 |丧失
|外三指功能完全 |5.除拇指外其余
|丧失 |四指缺失或功能
| |丧失
| |6.一拇指缺失
------------------|------------------|----------------------
1.一侧膝下截肢,|1.双前足缺失或 |1.一侧踝下截肢
另一侧前足截肢 |双前足瘢痕畸形, |2.一侧踝关节畸
2.一侧膝上截肢 |功能完全丧失 |形,功能完全丧失
3.一侧踝下截肢,|2.一髋(或一膝)|3.骨折成角畸形
另一足畸形行走 |功能完全丧失 |>15°并有肢体短
困难 | |缩4cm以上者
4.双膝下截肢或 | |4.一前足截肢,另
无功能 | |一足仅残留拇趾
| |5.一前足截肢,另
| |一足除拇趾外,2
| |~5趾畸形,功能
| |丧失
| |6.一足功能丧失,
| |另一足部分功能
| |丧失
| |7.关节创伤性滑
| |膜炎积液
------------------|------------------|----------------------
| |
| |
| |
| |
| |
| |
| |
| |
--------------------------------------------------------------
续表2
----------------------------------------------------------------------------
伤残类别| 七 | 八 |
--------|----------------------------|----------------------------------|
|1.电烧伤颅骨切除> |1.面部广泛植皮术后 |
|3平方厘米,硬脑膜植皮术后 |2.颅骨外露 |
|2.颏颈粘连畸形,影响颈 |3.鼻或面颊部有>8平方厘米或 |
|部活动 |三处以上>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 |
头面部毁|3.全身瘢痕面积50~60%|瘢痕 |
容 | |4.一侧或双侧眼睑有明显 |
| |缺损或睑外翻 |
| |5.全身瘢痕面积40~50% |
| | |
| | |
--------|----------------------------|----------------------------------|
|1.骨盆骨折后遗产道狭窄 |脊柱压缩骨折,前缘高度 |
|(未育者) |减少1/2以上者 |
脊柱损伤|2.骨盆骨折严重移位,症 | |
|状明显者 | |
--------|----------------------------|----------------------------------|
|1.一拇指指间关节离断 |1.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 |
|2.一拇指指间关节畸形, |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
|功能障碍 |2.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 |
|3.一手除拇指外,其它二 |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
|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 | |
|离断 | |
|4.一手除拇指外,有两指 | |
上肢 |(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 | |
|能丧失 | |
--------|----------------------------|----------------------------------|
|1.一足拇趾外,4趾缺失 |1.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 |
|2.一足拇趾外其它四趾瘢 |非拇趾一趾缺失 |
|痕畸形,功能完全丧失 |2.一足拇趾畸形,功能丧 |
|3.一前足截肢 |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 |
|4.人工关节术后 |形 |
| |3.一足除拇趾外,其它三 |
| |趾缺失或瘢痕畸形,功能 |
| |丧失 |
下肢 | |4.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 |
| |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
--------|----------------------------|----------------------------------|
| |1.急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
| |Ⅲ度,植皮后影响肢体功 |
| |能者 |
上肢及下| |2.放射性皮肤溃疡反复不 |
肢 | |愈者 |
----------------------------------------------------------------------------
----------------------------------------------------------------
九 | 十
--------------------------------|------------------------------
1.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 |1.鼻和面颊部有>1平方厘米的
其它部位秃发,需戴假发 |增生性瘢痕
者 |2.面部轻度异物色素沉着
2.鼻或面部颊部有明显畸形 |或脱失
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
3.颈部瘢痕畸形 |
4.鼻再造术后 |
5.睑外翻、唇外翻植皮术 |
后 |
6.全身瘢痕面积30~40% |
--------------------------------|------------------------------
1.二个以上横突骨折后遗 |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
腰痛 |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
2.脊柱内固定术后,屈伸 |岁以下者
功能受影响 |
|
--------------------------------|------------------------------
一拇指末节部分离断 |1.一手除拇指外,任何一
|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
|能完全丧失
|2.指端植皮术后
|3.手背植皮术后(面积>
|1/3)
|4.一拇指指间关节部分功
|能不全
|5.一手除拇指外,有一指
|近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
|完全丧失
|6.手掌足掌植皮面积>
|30%者
|
|
--------------------------------|------------------------------
1.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
2.除拇趾外其它二趾缺失 |节缺失
或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2.足背植皮术后(面积>
|2/3)
|
|
|
|
|
|
|
|
|
--------------------------------|------------------------------
|一手或两手慢性放射性皮
|炎Ⅱ度
|
|
|
|
|
----------------------------------------------------------------

附录C:骨科、整形外科、烧伤科工伤致残分级判定基准(补充件)
C1 颜面毁容分级判定基准
C1.1 重度 面部瘢痕畸形,并有以下六种中四项者:
(1)眉毛缺失;(2)双睑外翻或缺失;(3)外耳缺失;(4)鼻缺失;(5)上下唇外翻或小口畸形;(6)颈颏粘连。
C1.2中度 具有下述六项中三项者:
(1)眉毛部分缺失;(2)眼睑外翻或部分缺失;(3)耳廓部分缺失;(4)鼻翼部分缺失;(5)唇外翻或小口畸形;(6)颈部瘢痕畸形。
C1.3轻度 含中度畸形六项中二项者。
C2 面部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的判定
C2.1 轻度
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超过颜面总面积的1/4。
C2.2重度

不分页显示   总共5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外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交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等


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外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交通交公路发[2007]2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燃油税正式实施前切实加强和规范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103号),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外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交通部(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章)
公安部(章)
财政部(章)
国家税务总局(章)
国家工商总局(章)
二○○七年六月一日





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
外挂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交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安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

  近年来,以规避公路养路费等税费为主要目的的机动车外挂现象在全国急剧蔓延,不仅造成国家应征税费大量流失,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公路运输市场秩序,在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影响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国发[2001]1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燃油税正式实施前切实加强和规范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103号)及有关规定,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委决定在全国开展车辆外挂专项整治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决治理和纠正车辆外挂行为,鼓励车户按章缴纳国家税费,依法从事运输活动,规范全国涉车税费征收秩序和公路运输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地方政府领导、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以教育引导、鼓励和劝返为主的原则,努力督促外挂机动车主动转回原籍;三是坚持查纠并重、依法治理的原则,重点是要规范费税征收和执法管理行为,消除外挂车辆产生的利益诱因;四是坚持明确范围、区别对待的原则,在积极治理外挂车辆的同时,切实保护外省籍车辆正常跨区流动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左右的集中整治,有效遏止和纠正机动车外挂现象,严厉打击各种逃漏缴国家税费的不法行为,基本实现地区之间和车户之间税费负担相对均衡,进一步规范涉车税费征收管理,加快建立公平、有序的公路运输市场秩序和经济运行秩序。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正确界定外挂车辆

  本方案所指外挂车辆,是指在机动车所有人户籍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长期经营运输,但在户籍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外注册登记并缴纳公路养路费等国家税费的载货类机动车。
  外挂车辆一般具有以下表现形式:
  1.机动车的车籍地、养路费等税费缴纳地与其实际所有人的户籍地不一致;
  2.机动车长期在车籍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但没有按规定办理调驻手续;
  3.机动车在车籍地实际缴纳的各种费税较车辆所有人户籍地或主要运行地同类车辆明显偏低,也低于车籍地正常征收标准;
  4.由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转往费税征收标准或实际执行标准较低的地区注册登记,但机动车实际所有人及其住所地和机动车主要停放地未发生变化。
  具有上述表现形式之一的车辆,可暂认定为外挂车辆。各地要根据外挂车辆定义及表现形式,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外挂车辆的认定标准,并通过调查取证进行确认。
  (二)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媒体发布公告以及在车辆集散地、公路收费站、治超检测站、货源集散地及其它涉车税费征管窗口发放宣传单,或登门上户、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治理车辆外挂的有关政策措施。要重点围绕车辆外挂的危害、治理的意义、治理措施以及养路费征收管理政策等法律法规,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宣传工作,动员和督促外挂车辆主动按时转籍纠正。
  (三)积极开展外挂车辆提醒告知与劝返工作
  各地交通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对本区域内的外挂车辆进行摸底和排查。重点是排查近年来转卖养路费征收标准或实际执行标准较低省份的、外省籍车辆在本省缴纳运输税费的、近年来新增运输企业或运输企业新增的各类载货车辆。在摸底和排查过程中,应同步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对符合外挂车辆认定标准的车辆,要通过手机短信、新闻媒介、送发通知书等方式,提示或告知车主办理转籍。外挂车辆因故暂不能转籍的,要按规定办理调驻手续。交通部门要牵头建立外挂车辆登记与查询系统,各部门要加强信息交换与共享,并对外挂车辆实施跟踪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增设办牌办证服务点,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便民措施,及时为转籍车辆办理有关手续提供便利条件。
  (四)集中开展稽查活动
  1.从2007年8月1日起,各地交通部门要会同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以各种拖、欠、逃、漏缴税费和外挂车辆为重点,大力开展养路费等国家税费缴纳情况的监督检查活动。对拖欠、逃缴、漏缴(包括未按规定的征收标准、征收计量和征收政策缴纳)国家规费的,要严格按照规定足额追缴;对外挂车辆未按规定办理调驻手续的,机动车实际所有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部门要责令其补办调驻手续,并可按照本地标准,补征自本通知下发之月起的差额规费;其中此前已经调查取证确认的外挂车辆,可从确认之月起补征。同一规费当月内一地已按规定补征的,其它地区不得再予补征或处罚。
  2.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运输企业及个体工商经营者的登记监管,把好市场准入关,坚决取缔无证经营。对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介绍、拉拢、吸纳车辆外挂的组织和个人要依法予以查处。
  3.各地税务部门要与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清查外挂车辆的异地经营情况。在清理整顿中,税务机关对在本地从事经营的外挂车辆要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并加大对外挂车辆偷逃税的惩罚力度。
  四、实施步骤和时间要求
  全国治理车辆外挂工作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开始,力争于2008年6月底前完成。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筹备阶段,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07年7月31日。各地要根据本方案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意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实施外挂车辆的排查摸底和提醒劝返等工作。同时按照国办发[2006]103号文件的要求,全面清理擅自提高或降低养路费等税费征收标准,以及违反国家规定减征或免征养路费等税费的行为,调整和规范税费征收有关政策。已经开展外挂治理工作的地区,要结合本方案的精神,继续加强和推进治理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从2007年8月1日起至2008年3月31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集中时间和人员,对本辖区的外挂车辆从税费缴纳、车辆管理、工商管理等多个环节,全面开展清查和惩处;同时,对违反国家政策和规定,继续或变相实行税费“优惠征收”、提供特别“上门服务’’的单位要及时查处,并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
  (三)总结阶段,从2008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进行总结,并将本地治理工作情况报告交通部。交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就规范养路费征收管理、治理车辆外挂工作等情况,组织各地开展互查互检及验收工作。整治工作结束后,交通部将把各地整治工作有关情况汇总并上报国务院,同时通报全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全国开展外挂车辆整治活动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治理车辆外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并成立由省级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治理领导小组,制定本辖区治理工作方案,抓好本辖区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二)加强调研和督办工作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完善工作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级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避免出现“三乱"行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
  (三)加强信息通报与沟通工作。各地、各部门在集中整治工作期间,要严格实行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对治理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和解决,避免事态扩大。重大事项还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